最近有點想將一些未發表或者發表在別處的文章整理到這裡來,不過想歸想,我的行動力一向很低,所以做多少算多少吧。目前只完成了《淺釋 Unicode》那篇,結果重寫了八成以上...

其中一部分是之前發表在「超自然揭祕」的文章,因為該社團被關掉,我想把自己寫的東西放在這裡也好。另外有一些是自己做的筆記,內容比較雜亂,這類文章通常要花上一番功夫才比較好意思放上來。我總覺得要放在網路上分享就應該要維持一定的品質,否則還是放在自己硬碟做為備忘就好了。我大概看了一下,手邊比較完整的是關於 smart pointers 的系列。不過我之前是針對 Boost 而寫,現在想改為 C++11,如此一來就必須重新確認相關細節。C++11 未收錄的 intrusive_ptr 反而比較沒有顧忌,或許會列為優先整理的對象吧。

還有一件事情,我發現以前寫的機率相關文章相當不嚴謹,特別是專有名詞亂用一通,有點意外沒人吐槽這點(對了,本部落格歡迎找碴)。這裡牽拖一下,和很多人一樣,我最後一次在課堂上學機率是在高中時代,後來許多常識是從普及性讀物獲得,更進階的知識則是直接讀英文文章,因此我常常沒注意到很多概念所對應的中文譯詞。希望有空能改寫,但是好懶啊。


應該很多人都注意到,本部落格沒有統一的授權宣告,大部分的文章我大概傾向於 CC 的標示作者+禁止改作。但是有一些文章我想宣告成 volatile,因為我可能會心血來潮動手更新,希望大家每次都從原出處讀取..... 當然我知道大部分的讀者都不是 C 編譯器,根本不會鳥 volatile 修飾字,所以只是我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


我大約兩年前開始使用排版語言寫部落格,一開始候選的語言有:

  • MediaWiki
  • Markdown
  • Setext
  • reStructuredText
  • 自己發明...

當時我對這方面沒什麼涉獵,唯一會用的是 MediaWiki,但我必須說 MediaWiki 混雜 HTML 標籤的做法實在很醜。自己發明聽起來或許有點蠢,但我相信許多愛好寫程式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多少都曾有過類似的衝動。當然我也和正常人一樣,會先回頭看看其他人都用些什麼。

最後我選擇了 reStructuredText,因為他是功能最強大的一個,我不僅打算用來寫部落格,還希望能取代文書處理軟體撰寫大部分的文件。以現在的後見之明來看,我的如意算盤打錯了,事實上我幾乎只用來寫部落格和個人筆記,遇到比較正式一點的文件還是不假思索地開啟所見即所得文書軟體。用鐵鎚把所有的東西當釘子打是很有吸引力的想法,但很可能是錯的。

就部落格來說,reST 官方轉譯器 docutils 所生成的 HTML 有點大而不當,我必須改寫既有的 CSS,又必須改寫 docutils 的 writer,這個工作到目前都沒有完成(其實是一直懶得動),也就是說本部落格的排版以過渡狀態存在了接近兩年。事實上 reST 大多數的功能我都用不到,reST 是為了出版物而打造的語言,Markdown 比較適合部落格之類的簡單應用。

我覺得有趣的地方是,最近發起的《程式人雜誌》成員似乎比較習慣用 Markdown,所以我有點想向他們推銷 reST 這個為出版物打造的語言。當然,Markdown 也有 extension,效果並不見得比 reST 還差,但是 extension 代表的是大家的功能都不一樣,除非對 extension 有共識,否則會變成維護上的難題。這位網友的經驗和我相符:http://wp.xdite.net/?p=30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ov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